第633章封王?
长安城的宫殿之中。
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还没算完。
却听刘备道:“朕听闻…如今子与造城之后,还要出海攻打邪马台。”
“出海这事,实在凶险,丞相…咱们要不要劝劝大将军。”
能让刘备说“劝劝”,天底下可能也只有邢道荣独一份了。
不然要是换作别人,他一直令下就行,还说什么劝不劝的。
刘备显然也是真有些担忧。
说完一句不算,还接着道:“子与征战多年,功勋卓著,匈奴、三韩皆为其所平。然邪马台远在海外,风浪莫测,朕实在有些顾虑。”
“若在彼处有所闪失,岂不令朕痛心?”
“丞相…此事你如何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从容答道:“陛下无需多虑,江东造船之术天下无双,战舰坚固,航海之具齐备,出海无忧。”
“再说…子与既然要去,定然自也是深思熟虑,不必担忧。”
刘备点了点头,但眉间的忧虑并未完全消散:“即便攻下邪马台,海民蛮荒未化,恐难以管教,若生叛乱,岂不徒增烦忧?”
这倒是说了重点。
刘备虽然英明神武,但还是难以逃脱时代的局限性。
什么是时代的局限性?
无非便是觉得打下海岛也没用嘛!
费劲巴拉的,管也不好管,最后还容易造反,吃力不讨好啊!
诸葛亮正也是有此思量,只是…
他心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主意,想了想,便开口道:“陛下所虑极是。然臣有一策,可解此忧。”
哦?
刘备听诸葛亮有计,连忙就来问起。
诸葛亮道:“子与功勋卓著,威望素著,不如在攻下邪马台后,封其为扶桑王,令其镇守海岛,统御海民。”
“以子与之威,海民必不敢轻举妄动!如此,既可稳固疆土,又可彰显陛下恩德,岂不两全?”
封王?
众所周知,大汉不封异姓王。
当年曹操就是自封魏王之后,内部出现了一些与其“离心离德”的先驱者。
比如崔琰…
邢道荣也是拿着曹操这事骂了不知多少遍!
眼下却反要赏邢道荣为王,这事能行吗?
诸葛亮似乎知道刘备顾虑在何处,当即上前道:“陛下,子与封王,可与其他人不同。”
“他受封之地,乃是全部自打下来的。”
“那海岛之地,孤悬海外,定要大贤大德之人,当能统领,不然日后必如卫氏朝鲜一般,生出叛乱之事!”
“子与乃不二人选,还望陛下三思。”
刘备闻言思量一旦,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抚掌笑道:“孔明此策甚妙!只是…又怕孤岛路远,子与不愿为朕镇守扶桑,永固海疆。”
瞅瞅。
这刘备真是为邢道荣思量到了方方面面的地步。
便是封王,也得想想邢道荣愿不愿意。
诸葛亮也颇为慎重,却道:“既然陛下担忧子与想法,不如直接去信去问就是。”
刘备一想这确实也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了!
当即便使人去了一封书信,直奔“镇韩城”去。
…
邢道荣接了刘备信来,一时也极为意外。
此刻坐在营帐中,手中握着刘备的亲笔书信,烛火映照下,信纸上的字迹清晰而有力。
他逐字逐句地读着,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最终停在“封你为扶桑王,镇守海疆,永固大汉之土”这一句上,目光久久未移。
帐外,海浪声隐隐传来,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咸湿的气息。
邢道荣放下书信,目光深邃,心中思绪万千。
他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心中渐渐明朗。
万万没想到啊!
刘备竟然让自己去日本当王去!
这王当不当?
那肯定得当啊!
管他日后的情况会怎么样,先纳入华夏的版图再说。
就算真会出变故,那也能有“自古以来”这么一说。
相信经历过不断起起伏伏的华夏,就算日后有会衰弱的一天,但总归会有崛起之日。
到时候自己这“扶桑王”的名头,肯定有被后辈们用上的一日。
这么一想自己这卓越的贡献,便是邢道荣也有些绷不住,不由嘴角微微扬起。
这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利在千秋的大业。
他若能镇守扶桑,不仅能为大汉开疆拓土,更能为后世子孙奠定基业。
他转身回到帐中,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回信。笔锋刚劲有力,字字铿锵。
“臣邢道荣叩谢陛下厚恩,愿为陛下镇守扶桑,永固海疆,不负所托。待邪马台平定之日,便是臣为陛下献上扶桑之时。”
写罢,他放下笔,将信纸仔细折好,交给身旁的亲信,郑重道:“速将此信送往长安,务必亲手交予陛下。”
亲信领命而去。
邢道荣再次走到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满是壮志与期待。
低声自语:“好好好!只要拿下了邪马台,日本彻底并入华夏,咱总算没有白来一趟!”
…
这刘备的信件一来,邢道荣就很有劲了。
不过…
有劲归有劲,进度却不如邢道荣想的那样突飞猛进。
这年头虽然城池也不大,但技术有限啊!
咱别的不比,就比原本孙权打造石头城。
根据历史记载,原本孙权在公元211年开始建造石头城,作为东吴的都城。
建造过程持续了数年,直到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定都建业,标志着石头城的建成和正式启用。
这座城池不仅是东吴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也为后来的六朝都城奠定了基础,成为南京历史上重要的城市遗址之一。
但若是按照这个时间轨迹来算,石头城的建造大约费了十八年左右的时间。
当然了,邢道荣造城,肯定没必要和石头城一样。
只是作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据点,打造一座城池而已。
不过虽然简单,却也没有那么快的。
于是邢道荣只能退而求其次。
一面继续打造城池,一面大军回带方郡,等待大船打造完毕。
当然也不能干等着,毕竟三万大军,粮草压力大的很。
眼下正好春种开荒时期,当即就来了一出军屯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