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肖明宇的事后,陆汉生又马不停蹄回到医院,去看看奶奶。
下午,医生给奶奶处理了一下身体溃烂问题,药物引起奶奶疼痛难忍,一下午都在低声“哎呦”。
陆汉生看得心里特别难受,加上病房来来往往的家属吵闹,让他心里特别烦躁。
杜娟见陆汉生静不下心来,让他先回去。
陆汉生自然不可能回去的,这一整天,杜娟比他累多了,他准备晚上让杜娟回去休息一下。
原本还准备出去买轮椅和租房子的,但是眼看天又快黑了,陆汉生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这一天天的,看似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实际上,要做的事,没做多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板们,都喜欢配秘书助理了。
因为老板每天各种屁事,实在太多太杂了,每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
看来,自己也必须尽快要配上秘书和助理了。
至少租房子,买轮椅这种小事,可以让助理去做。
事业上,自己有什么想法,需要跑腿的活,也可以让秘书去跑。
陆汉生想着心事,不得不又去干助理的活。
去打饭!
陆汉生又去了中午那个饭店,要了米饭,菌菇汤,小米粥,外加几个清淡小菜,用食盒装得满满当当回到病房。
杜娟太累了,必须吃点好的。
陆汉生让杜娟先吃饭,自己端着小米粥去喂奶奶。
奶奶有些愧疚看着自己这个孙子。
不待奶奶说什么,陆汉生则是故作生气道。
“奶奶,你可再别说什么了,我还等着你病好了,给我带孩子!”
奶奶笑容弯弯,张开口,等待自己孙子投喂。
在陆汉生的投喂下,奶奶硬是把小米粥喝完了,陆汉生又端起菌菇汤,喂了一些,这才作罢。
奶奶此时药效也过去了,渐渐适应身体的不适,加上刚吃饱,昏昏欲睡。
陆汉生连忙给她擦拭嘴巴,让她微微侧身躺好,这才开始收拾起来。
杜娟笑眯眯看着,连忙招呼陆汉生来吃饭。
说实话,陆汉生很不喜欢医院,特别是在病房里吃饭,总感觉鼻子特别不舒服,也导致胃口很差。
简单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了。
杜娟吃了一碗米饭,也吃饱了,看着还剩下大半的饭菜,陆汉生起身便想收拾。
但是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眼巴巴跑到他面前,咬着小手指,眼巴巴看着陆汉生剩下的那些饭菜。
陆汉生这才注意到,此时虽然正是饭点,四周也有不少病人在吃饭,但是一眼望去。
吃的都是啥呀。
好点的是米饭就着家里带来的菜吃着,几乎看不到肉菜。
差的,更离谱了,一家人围着一个圈,吃着家里带来的硬饼子,就着咸菜,一口饼子,一口咸菜,咬得那叫一个费劲。
而这小孩,正是那一大家子的小孩。
说实话,陆汉生知道这个年代,老百姓生活条件不怎么样,特别是这样家里还有人生病住院的情况下,那吃食条件就更差了。
特别那一大家子,一看就是乡下来的,没钱在外面买饭菜,更不敢到外面住宿,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吃的,全是家里带来的。
陆汉生不是不给,而是觉得把自己吃剩下的饭菜,给人家吃,这有点羞辱人了。
这要是在后世,估摸着直接被对方家长追着骂了。
陆汉生看了看手里的饭菜,又看了看旁边的小孩,有些尴尬看了杜娟一眼。
杜娟倒没陆汉生这么扭捏,拿着筷子,把那吃剩下的菜,全部倒在一起,随即打包,笑着递给小孩,笑着开口道。
“小弟弟要是不嫌弃,就带过去吃!”
杜娟虽然是对着小孩子说的,眼神却是看向那边病床前的家属。
这自然是征得人家家长同意,对面那些家属,没有半点嫌弃,反而好些都露出感激期待的眼神。
特别两个十来岁的小孩,眼中既是期待,又是自卑,典型的农村小孩心理。
小孩提着重重的饭盒回到家属那边,一个妇女连忙朝这边说感谢的话。
杜娟笑着和对方聊了几句,便不再打扰那边。
陆汉生看着对面,人家吃得那叫一个欢,不由心中生出一些羞愧。
陆汉生虽然小时候穷,但是奶奶也并没有饿着他,长大后,更饿不着他了,甚至下了乡后,对吃的,他更不缺了。
两世为人,他都是以强者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真正的底层生活,知晓并不多。
如果是老五,大概根本不会有陆汉生这么多胡思乱想。
因为这病房里发生的一切,只有老五那种农村出生的多孩家庭,才会明白。
老五看到这一幕,会很清楚告诉他,如今的农村,很多家庭,一年到头都不会给孩子买新衣服,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起。
大多都是老大穿完,给老二穿,老二穿完,缝缝补补又传给老三。
这个年代,很多农村小孩,特别期待自己有一个城里亲戚,因为逢年过节,那些亲戚都会把家里的旧衣服,旧鞋子,拿给乡下亲戚。
那些对于城里人来说,是已经穿剩下的衣服鞋子,对于农村小孩来说,却是难得的好东西。
这种思想,再过十几年,就彻底行不通了,城里亲戚要是再把旧衣服拿给农村亲戚小孩穿,那是看不起人家,那是侮辱人家。
后世互联网上,很多三四十岁,特别是农村出生的中年人,特别怀念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他们怀念自己小时候,每天无忧无虑,虽然那时候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是没有痛苦,没有压力,只有开心。
随着他们渐渐成年,开始工作,他们开始抱怨现状,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只能挣扎社会底层,好不容易买车买房,也必须每天朝九晚七。
对于这类人,其实都是吃饱了撑的。
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他们目前的痛苦,是来自肉体上的疲惫,而四十年前,父母的痛苦,那是肉体和灵魂双重折磨。
他们只记得自己童年时候的快乐,却永远不记得,父母为了让全家人吃饱饭,夏天累汗如雨,冬天愁眉苦脸。
为了开春孩子的学费,他们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敲响邻居家的门。
为了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好年,他们不得不挑着家里仅存的粮食,挑到街上去卖。
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他们的童年,之所以只记得快乐,那是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是父母在为他们背负。
直到看完那群人,把饭盒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甚至连汤汁,都用饼子沾干净吃完,才心满意足把食盒洗得干干净净,给他还了回来。
看着手里的塑料食盒,陆汉生笑着收拾起来,准备出去扔掉。
此时在沙市。
刚开完会的肖建国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头,回到自己办公室。
秘书敲了敲门,肖建国喊了一声请进。
小王拿着文件走了进来,把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正准备告辞,肖建国突然喊着他道。
“小王,明天的视察行程,把银城改为新海吧!”
王麟愣了一下,随即脑海中想到什么,连忙反应过来,随即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去安排了。
王麟走出办公室,小心把房门带上,脑海中迅速思考领导,为啥改变行程安排。
他自然是知道陆汉生是新海人的,肖建国突然改变行程,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大致是因为儿子的事。
难道陆汉生回新海了?
而且还是有重要的事?
王麟很想马上给陆汉生打一个电话询问一下,但是双方联系,基本上都是单方面联系。
陆汉生也两天没联系他了,显然是有情况。
王麟有些苦恼地想着。
看来,自己和陆汉生的关系,还得加紧一些。
肖建国明年大概率要退了,他这个秘书,能不能在肖建国退之前,完成实职外调,就看自己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