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重生从1990年开始 > 91章:肖建国要来新海

91章:肖建国要来新海

搞定肖明宇的事后,陆汉生又马不停蹄回到医院,去看看奶奶。

下午,医生给奶奶处理了一下身体溃烂问题,药物引起奶奶疼痛难忍,一下午都在低声“哎呦”。

陆汉生看得心里特别难受,加上病房来来往往的家属吵闹,让他心里特别烦躁。

杜娟见陆汉生静不下心来,让他先回去。

陆汉生自然不可能回去的,这一整天,杜娟比他累多了,他准备晚上让杜娟回去休息一下。

原本还准备出去买轮椅和租房子的,但是眼看天又快黑了,陆汉生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这一天天的,看似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实际上,要做的事,没做多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板们,都喜欢配秘书助理了。

因为老板每天各种屁事,实在太多太杂了,每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

看来,自己也必须尽快要配上秘书和助理了。

至少租房子,买轮椅这种小事,可以让助理去做。

事业上,自己有什么想法,需要跑腿的活,也可以让秘书去跑。

陆汉生想着心事,不得不又去干助理的活。

去打饭!

陆汉生又去了中午那个饭店,要了米饭,菌菇汤,小米粥,外加几个清淡小菜,用食盒装得满满当当回到病房。

杜娟太累了,必须吃点好的。

陆汉生让杜娟先吃饭,自己端着小米粥去喂奶奶。

奶奶有些愧疚看着自己这个孙子。

不待奶奶说什么,陆汉生则是故作生气道。

“奶奶,你可再别说什么了,我还等着你病好了,给我带孩子!”

奶奶笑容弯弯,张开口,等待自己孙子投喂。

在陆汉生的投喂下,奶奶硬是把小米粥喝完了,陆汉生又端起菌菇汤,喂了一些,这才作罢。

奶奶此时药效也过去了,渐渐适应身体的不适,加上刚吃饱,昏昏欲睡。

陆汉生连忙给她擦拭嘴巴,让她微微侧身躺好,这才开始收拾起来。

杜娟笑眯眯看着,连忙招呼陆汉生来吃饭。

说实话,陆汉生很不喜欢医院,特别是在病房里吃饭,总感觉鼻子特别不舒服,也导致胃口很差。

简单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了。

杜娟吃了一碗米饭,也吃饱了,看着还剩下大半的饭菜,陆汉生起身便想收拾。

但是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眼巴巴跑到他面前,咬着小手指,眼巴巴看着陆汉生剩下的那些饭菜。

陆汉生这才注意到,此时虽然正是饭点,四周也有不少病人在吃饭,但是一眼望去。

吃的都是啥呀。

好点的是米饭就着家里带来的菜吃着,几乎看不到肉菜。

差的,更离谱了,一家人围着一个圈,吃着家里带来的硬饼子,就着咸菜,一口饼子,一口咸菜,咬得那叫一个费劲。

而这小孩,正是那一大家子的小孩。

说实话,陆汉生知道这个年代,老百姓生活条件不怎么样,特别是这样家里还有人生病住院的情况下,那吃食条件就更差了。

特别那一大家子,一看就是乡下来的,没钱在外面买饭菜,更不敢到外面住宿,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吃的,全是家里带来的。

陆汉生不是不给,而是觉得把自己吃剩下的饭菜,给人家吃,这有点羞辱人了。

这要是在后世,估摸着直接被对方家长追着骂了。

陆汉生看了看手里的饭菜,又看了看旁边的小孩,有些尴尬看了杜娟一眼。

杜娟倒没陆汉生这么扭捏,拿着筷子,把那吃剩下的菜,全部倒在一起,随即打包,笑着递给小孩,笑着开口道。

“小弟弟要是不嫌弃,就带过去吃!”

杜娟虽然是对着小孩子说的,眼神却是看向那边病床前的家属。

这自然是征得人家家长同意,对面那些家属,没有半点嫌弃,反而好些都露出感激期待的眼神。

特别两个十来岁的小孩,眼中既是期待,又是自卑,典型的农村小孩心理。

小孩提着重重的饭盒回到家属那边,一个妇女连忙朝这边说感谢的话。

杜娟笑着和对方聊了几句,便不再打扰那边。

陆汉生看着对面,人家吃得那叫一个欢,不由心中生出一些羞愧。

陆汉生虽然小时候穷,但是奶奶也并没有饿着他,长大后,更饿不着他了,甚至下了乡后,对吃的,他更不缺了。

两世为人,他都是以强者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真正的底层生活,知晓并不多。

如果是老五,大概根本不会有陆汉生这么多胡思乱想。

因为这病房里发生的一切,只有老五那种农村出生的多孩家庭,才会明白。

老五看到这一幕,会很清楚告诉他,如今的农村,很多家庭,一年到头都不会给孩子买新衣服,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起。

大多都是老大穿完,给老二穿,老二穿完,缝缝补补又传给老三。

这个年代,很多农村小孩,特别期待自己有一个城里亲戚,因为逢年过节,那些亲戚都会把家里的旧衣服,旧鞋子,拿给乡下亲戚。

那些对于城里人来说,是已经穿剩下的衣服鞋子,对于农村小孩来说,却是难得的好东西。

这种思想,再过十几年,就彻底行不通了,城里亲戚要是再把旧衣服拿给农村亲戚小孩穿,那是看不起人家,那是侮辱人家。

后世互联网上,很多三四十岁,特别是农村出生的中年人,特别怀念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他们怀念自己小时候,每天无忧无虑,虽然那时候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是没有痛苦,没有压力,只有开心。

随着他们渐渐成年,开始工作,他们开始抱怨现状,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只能挣扎社会底层,好不容易买车买房,也必须每天朝九晚七。

对于这类人,其实都是吃饱了撑的。

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他们目前的痛苦,是来自肉体上的疲惫,而四十年前,父母的痛苦,那是肉体和灵魂双重折磨。

他们只记得自己童年时候的快乐,却永远不记得,父母为了让全家人吃饱饭,夏天累汗如雨,冬天愁眉苦脸。

为了开春孩子的学费,他们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敲响邻居家的门。

为了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好年,他们不得不挑着家里仅存的粮食,挑到街上去卖。

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他们的童年,之所以只记得快乐,那是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是父母在为他们背负。

直到看完那群人,把饭盒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甚至连汤汁,都用饼子沾干净吃完,才心满意足把食盒洗得干干净净,给他还了回来。

看着手里的塑料食盒,陆汉生笑着收拾起来,准备出去扔掉。

此时在沙市。

刚开完会的肖建国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头,回到自己办公室。

秘书敲了敲门,肖建国喊了一声请进。

小王拿着文件走了进来,把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正准备告辞,肖建国突然喊着他道。

“小王,明天的视察行程,把银城改为新海吧!”

王麟愣了一下,随即脑海中想到什么,连忙反应过来,随即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去安排了。

王麟走出办公室,小心把房门带上,脑海中迅速思考领导,为啥改变行程安排。

他自然是知道陆汉生是新海人的,肖建国突然改变行程,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大致是因为儿子的事。

难道陆汉生回新海了?

而且还是有重要的事?

王麟很想马上给陆汉生打一个电话询问一下,但是双方联系,基本上都是单方面联系。

陆汉生也两天没联系他了,显然是有情况。

王麟有些苦恼地想着。

看来,自己和陆汉生的关系,还得加紧一些。

肖建国明年大概率要退了,他这个秘书,能不能在肖建国退之前,完成实职外调,就看自己的表现了。